尊敬的会员   
网站首页 >> 股市新闻 >> 文章内容

奈雪の茶IPOの启示

[日期:2021-06-07]   来源:  作者:   阅读: 0[字体: ]
    奈雪の茶IPOの启示
    
     收录于话题 昨日(1日)下午外电指出,内地大热茶饮品牌“奈雪の茶”(下简称奈雪)寻求本周四获批准在港IPO,将成“茶饮第一股”。
    
    
    此消息令笔者略感惊讶,不在于“卖珍奶也可上市”,而是近年在全国走红的多个茶饮品牌,从喜茶、鹿角巷到乐乐茶,原来至今全都未上市。再者,奈雪据报拟集资5亿美元,跟其知名度好像不成正比。
    
    
    事实上,茶饮热潮已经持续了好几年,现今龙头(按分店数量计)喜茶成立于2012年,身为后起之秀的奈雪则创办于2015年。就算是略为后知后觉的香港中环人,相信早在三四年前已听闻过喜茶和奈雪有多红火。
    
    
    
    
    成也最潮,败也最潮
    
    
    
    中国14亿人市场巨大,正所谓“每人买我一包纸巾我都发达”,所以近年不论火锅店、鸭脖到盲盒玩具,任何你想象得到的行业,都已有领军者晋身上市公司行列。
    
    
    为何名气响当当的各大饮茶品牌至今却未有公司登陆股市,尚待奈雪冲击成为“第一股”,兼且据报拟集资5亿美元,看来有点“杀鸡用牛刀”?
    
    
    根据招股文件,奈雪目前在全国经营约500家分店,按店量计属业内二哥(喜茶经营约700家分店)。
    
    
    去年首三季(截至9月底),奈雪营业额19.9亿元(人民币.下同),按年增长25%,在疫情下可算表现亮丽。然而,该集团期内(按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净亏损2751万元,按年扩大逾6倍,意味随着生意增加,不但未能扭亏为盈或者达致收支平衡,烧钱规模反而日益扩大。
    
    
    诚然,从“新经济”角度看,“烧钱”未必是坏事,相反或许是快速扩张、攻城略地之入场门坎。实际上,不只奈雪在亏损,据内地《证券日报》引述业界消息指出,茶饮业呈现“一九”格局,即仅10%茶饮店录得盈利,其余90%都在输钱或者只能持平。
    
    
    卖一杯奶茶表面看毛利丰厚,物料不外乎水、茶叶、奶、珍珠(粉圆)和塑料杯,成本顶多四五元,却卖到20元以上。按新式茶饮店扩张模式,最沉重负担在于租金和营销成本,而最大挑战为“成也最潮,败也最潮”。
    
    
    以奈雪为例,该集团曾透露,其深圳分店每月营业额可达300万元;很多人对于茶饮热潮席卷全国的印象,相信也是来自这些大排长龙的大城市热门分店。
    
    
    但根据招股文件,截至去年9月底,奈雪全国分店平均每日营业额约2万元,按年急跌31%;相当于每月营业额约60万元,仅及300万元数字五分之一。这反映该集团积极向二三四线城市“下沉扩张”,拖累了平均营业额,亦难免削弱盈利能力。
    
    
    更关键的是,奈雪和喜茶皆凭“最潮”定位冒起,但这属双刃剑,事关消费者贪新忘旧,市面上经常有更新鲜品牌出现,“最潮”一旦变成“过气“就很难力挽狂澜。
    
    
    这亦能解释奈雪和喜茶皆采取积极扩张策略,不惜亏本也要加开分店,布局全国市场,并务求趁着气势上市集资,否则恐怕“苏州过后无艇搭”。
    
    
    瑞幸假账,殃及同业
    
    
    奈雪将是“茶饮第一股”,但严格来说,中国“饮料店第一股”当属2019年5月登陆美国Nasdaq的瑞幸咖啡,该公司市值曾经超过100亿美元,标榜为“中国Starbucks”,一度气势如虹,岂料后来自爆造假账,夸大营业额和利润,最终被强制退市。
    
    
    很大程度上,瑞幸事件也影响了茶饮店的上市之路,皆因外界肯定会更严格审视账目,估值亦难免打折扣。
    
    
    另外,瑞幸一度被视为中国新式饮料店成功案例,当它“现真身”,便显示出这个行业往往表面风光,底里经营冷暖自知。各大茶饮品牌倘若“数据不够好看”,且不敢造假(瑞幸前车之鉴),自不容易IPO上市,又或者需要接受较低的估值、较小的集资额。
    
    
    讲到Starbucks,这家来自美国西雅图的全球最大(按店量计)咖啡店集团,其实从来都不是标榜“最潮”,相反采取“中庸”路线。
    
    
    从咖啡质量、价钱、品牌形象到店铺空间和装潢,全不高调耀眼,胜在让消费者有心理安全感,知道在世界各地走进任何一间“星记”,不论在南非抑或南极,都可获得差不多的饮料和服务。
    
    
    再者,既非“最潮”,亦不用太担心“过气”,较有条件做到品牌历久长青。
    
    
    就好像香港一直有新式餐厅冒起,但能够扩大规模、长做长有兼且IPO上市的,不外乎大家乐(00341)和大快活(00052),再加上近年的翠华(01314)和谭仔(已递交上市申请),共通点是标准化管理、产品和服务,而不是最潮。
    
    
    当然,这并不意味茶饮品牌“够潮”和“稳定经营”无法兼得,只不过需要时间摸索和转型,务求取得平衡。
    
    
    “够潮”也不代表茶饮品牌IPO不值得参与。正如上文指出,经过瑞幸一役,现今各界都会金睛火眼审视饮料店企业账目,该些公司估值也打折扣,变相给予投资者较大保障。
    
    
    大家不妨喝杯奶茶,细看文件,慢慢考虑这些IPO是否值得抽。
    
    
    作者:高天佑
    
    
    
    奈雪の茶IPOの启示
    
     收录于话题 昨日(1日)下午外电指出,内地大热茶饮品牌“奈雪の茶”(下简称奈雪)寻求本周四获批准在港IPO,将成“茶饮第一股”。
    
    
    此消息令笔者略感惊讶,不在于“卖珍奶也可上市”,而是近年在全国走红的多个茶饮品牌,从喜茶、鹿角巷到乐乐茶,原来至今全都未上市。再者,奈雪据报拟集资5亿美元,跟其知名度好像不成正比。
    
    
    事实上,茶饮热潮已经持续了好几年,现今龙头(按分店数量计)喜茶成立于2012年,身为后起之秀的奈雪则创办于2015年。就算是略为后知后觉的香港中环人,相信早在三四年前已听闻过喜茶和奈雪有多红火。
    
    
    
    
    成也最潮,败也最潮
    
    
    
    中国14亿人市场巨大,正所谓“每人买我一包纸巾我都发达”,所以近年不论火锅店、鸭脖到盲盒玩具,任何你想象得到的行业,都已有领军者晋身上市公司行列。
    
    
    为何名气响当当的各大饮茶品牌至今却未有公司登陆股市,尚待奈雪冲击成为“第一股”,兼且据报拟集资5亿美元,看来有点“杀鸡用牛刀”?
    
    
    根据招股文件,奈雪目前在全国经营约500家分店,按店量计属业内二哥(喜茶经营约700家分店)。
    
    
    去年首三季(截至9月底),奈雪营业额19.9亿元(人民币.下同),按年增长25%,在疫情下可算表现亮丽。然而,该集团期内(按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净亏损2751万元,按年扩大逾6倍,意味随着生意增加,不但未能扭亏为盈或者达致收支平衡,烧钱规模反而日益扩大。
    
    
    诚然,从“新经济”角度看,“烧钱”未必是坏事,相反或许是快速扩张、攻城略地之入场门坎。实际上,不只奈雪在亏损,据内地《证券日报》引述业界消息指出,茶饮业呈现“一九”格局,即仅10%茶饮店录得盈利,其余90%都在输钱或者只能持平。
    
    
    卖一杯奶茶表面看毛利丰厚,物料不外乎水、茶叶、奶、珍珠(粉圆)和塑料杯,成本顶多四五元,却卖到20元以上。按新式茶饮店扩张模式,最沉重负担在于租金和营销成本,而最大挑战为“成也最潮,败也最潮”。
    
    
    以奈雪为例,该集团曾透露,其深圳分店每月营业额可达300万元;很多人对于茶饮热潮席卷全国的印象,相信也是来自这些大排长龙的大城市热门分店。
    
    
    但根据招股文件,截至去年9月底,奈雪全国分店平均每日营业额约2万元,按年急跌31%;相当于每月营业额约60万元,仅及300万元数字五分之一。这反映该集团积极向二三四线城市“下沉扩张”,拖累了平均营业额,亦难免削弱盈利能力。
    
    
    更关键的是,奈雪和喜茶皆凭“最潮”定位冒起,但这属双刃剑,事关消费者贪新忘旧,市面上经常有更新鲜品牌出现,“最潮”一旦变成“过气“就很难力挽狂澜。
    
    
    这亦能解释奈雪和喜茶皆采取积极扩张策略,不惜亏本也要加开分店,布局全国市场,并务求趁着气势上市集资,否则恐怕“苏州过后无艇搭”。
    
    
    瑞幸假账,殃及同业
    
    
    奈雪将是“茶饮第一股”,但严格来说,中国“饮料店第一股”当属2019年5月登陆美国Nasdaq的瑞幸咖啡,该公司市值曾经超过100亿美元,标榜为“中国Starbucks”,一度气势如虹,岂料后来自爆造假账,夸大营业额和利润,最终被强制退市。
    
    
    很大程度上,瑞幸事件也影响了茶饮店的上市之路,皆因外界肯定会更严格审视账目,估值亦难免打折扣。
    
    
    另外,瑞幸一度被视为中国新式饮料店成功案例,当它“现真身”,便显示出这个行业往往表面风光,底里经营冷暖自知。各大茶饮品牌倘若“数据不够好看”,且不敢造假(瑞幸前车之鉴),自不容易IPO上市,又或者需要接受较低的估值、较小的集资额。
    
    
    讲到Starbucks,这家来自美国西雅图的全球最大(按店量计)咖啡店集团,其实从来都不是标榜“最潮”,相反采取“中庸”路线。
    
    
    从咖啡质量、价钱、品牌形象到店铺空间和装潢,全不高调耀眼,胜在让消费者有心理安全感,知道在世界各地走进任何一间“星记”,不论在南非抑或南极,都可获得差不多的饮料和服务。
    
    
    再者,既非“最潮”,亦不用太担心“过气”,较有条件做到品牌历久长青。
    
    
    就好像香港一直有新式餐厅冒起,但能够扩大规模、长做长有兼且IPO上市的,不外乎大家乐(00341)和大快活(00052),再加上近年的翠华(01314)和谭仔(已递交上市申请),共通点是标准化管理、产品和服务,而不是最潮。
    
    
    当然,这并不意味茶饮品牌“够潮”和“稳定经营”无法兼得,只不过需要时间摸索和转型,务求取得平衡。
    
    
    “够潮”也不代表茶饮品牌IPO不值得参与。正如上文指出,经过瑞幸一役,现今各界都会金睛火眼审视饮料店企业账目,该些公司估值也打折扣,变相给予投资者较大保障。
    
    
    大家不妨喝杯奶茶,细看文件,慢慢考虑这些IPO是否值得抽。
    
    
    作者:高天佑
    
    
    
    奈雪の茶IPOの启示
    
     收录于话题 昨日(1日)下午外电指出,内地大热茶饮品牌“奈雪の茶”(下简称奈雪)寻求本周四获批准在港IPO,将成“茶饮第一股”。
    
    
    此消息令笔者略感惊讶,不在于“卖珍奶也可上市”,而是近年在全国走红的多个茶饮品牌,从喜茶、鹿角巷到乐乐茶,原来至今全都未上市。再者,奈雪据报拟集资5亿美元,跟其知名度好像不成正比。
    
    
    事实上,茶饮热潮已经持续了好几年,现今龙头(按分店数量计)喜茶成立于2012年,身为后起之秀的奈雪则创办于2015年。就算是略为后知后觉的香港中环人,相信早在三四年前已听闻过喜茶和奈雪有多红火。
    
    
    
    
    成也最潮,败也最潮
    
    
    
    中国14亿人市场巨大,正所谓“每人买我一包纸巾我都发达”,所以近年不论火锅店、鸭脖到盲盒玩具,任何你想象得到的行业,都已有领军者晋身上市公司行列。
    
    
    为何名气响当当的各大饮茶品牌至今却未有公司登陆股市,尚待奈雪冲击成为“第一股”,兼且据报拟集资5亿美元,看来有点“杀鸡用牛刀”?
    
    
    根据招股文件,奈雪目前在全国经营约500家分店,按店量计属业内二哥(喜茶经营约700家分店)。
    
    
    去年首三季(截至9月底),奈雪营业额19.9亿元(人民币.下同),按年增长25%,在疫情下可算表现亮丽。然而,该集团期内(按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净亏损2751万元,按年扩大逾6倍,意味随着生意增加,不但未能扭亏为盈或者达致收支平衡,烧钱规模反而日益扩大。
    
    
    诚然,从“新经济”角度看,“烧钱”未必是坏事,相反或许是快速扩张、攻城略地之入场门坎。实际上,不只奈雪在亏损,据内地《证券日报》引述业界消息指出,茶饮业呈现“一九”格局,即仅10%茶饮店录得盈利,其余90%都在输钱或者只能持平。
    
    
    卖一杯奶茶表面看毛利丰厚,物料不外乎水、茶叶、奶、珍珠(粉圆)和塑料杯,成本顶多四五元,却卖到20元以上。按新式茶饮店扩张模式,最沉重负担在于租金和营销成本,而最大挑战为“成也最潮,败也最潮”。
    
    
    以奈雪为例,该集团曾透露,其深圳分店每月营业额可达300万元;很多人对于茶饮热潮席卷全国的印象,相信也是来自这些大排长龙的大城市热门分店。
    
    
    但根据招股文件,截至去年9月底,奈雪全国分店平均每日营业额约2万元,按年急跌31%;相当于每月营业额约60万元,仅及300万元数字五分之一。这反映该集团积极向二三四线城市“下沉扩张”,拖累了平均营业额,亦难免削弱盈利能力。
    
    
    更关键的是,奈雪和喜茶皆凭“最潮”定位冒起,但这属双刃剑,事关消费者贪新忘旧,市面上经常有更新鲜品牌出现,“最潮”一旦变成“过气“就很难力挽狂澜。
    
    
    这亦能解释奈雪和喜茶皆采取积极扩张策略,不惜亏本也要加开分店,布局全国市场,并务求趁着气势上市集资,否则恐怕“苏州过后无艇搭”。
    
    
    瑞幸假账,殃及同业
    
    
    奈雪将是“茶饮第一股”,但严格来说,中国“饮料店第一股”当属2019年5月登陆美国Nasdaq的瑞幸咖啡,该公司市值曾经超过100亿美元,标榜为“中国Starbucks”,一度气势如虹,岂料后来自爆造假账,夸大营业额和利润,最终被强制退市。
    
    
    很大程度上,瑞幸事件也影响了茶饮店的上市之路,皆因外界肯定会更严格审视账目,估值亦难免打折扣。
    
    
    另外,瑞幸一度被视为中国新式饮料店成功案例,当它“现真身”,便显示出这个行业往往表面风光,底里经营冷暖自知。各大茶饮品牌倘若“数据不够好看”,且不敢造假(瑞幸前车之鉴),自不容易IPO上市,又或者需要接受较低的估值、较小的集资额。
    
    
    讲到Starbucks,这家来自美国西雅图的全球最大(按店量计)咖啡店集团,其实从来都不是标榜“最潮”,相反采取“中庸”路线。
    
    
    从咖啡质量、价钱、品牌形象到店铺空间和装潢,全不高调耀眼,胜在让消费者有心理安全感,知道在世界各地走进任何一间“星记”,不论在南非抑或南极,都可获得差不多的饮料和服务。
    
    
    再者,既非“最潮”,亦不用太担心“过气”,较有条件做到品牌历久长青。
    
    
    就好像香港一直有新式餐厅冒起,但能够扩大规模、长做长有兼且IPO上市的,不外乎大家乐(00341)和大快活(00052),再加上近年的翠华(01314)和谭仔(已递交上市申请),共通点是标准化管理、产品和服务,而不是最潮。
    
    
    当然,这并不意味茶饮品牌“够潮”和“稳定经营”无法兼得,只不过需要时间摸索和转型,务求取得平衡。
    
    
    “够潮”也不代表茶饮品牌IPO不值得参与。正如上文指出,经过瑞幸一役,现今各界都会金睛火眼审视饮料店企业账目,该些公司估值也打折扣,变相给予投资者较大保障。
    
    
    大家不妨喝杯奶茶,细看文件,慢慢考虑这些IPO是否值得抽。
    
    
    作者:高天佑
    
    
    
相关评论
赞助商链接
赞助商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