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会员   
网站首页 >> 股票配资 >> 文章内容

华宝证券致富版:华宝证券致富版:港股IPO | 认购倍数的新认知(三)

[日期:2021-04-07]   来源:  作者:   阅读: 0[字体: ]
    港股IPO | 认购倍数的新认知(三)
    
     收录于话题
     导读
    在以往的港股IPO传播工作中,公开发售认购倍数往往是重点考虑的部分。前期的传播工作便围绕着获得更高的认购倍数;而认购倍数出来以后,又继续传播告诉市场我们获得的很高的认购倍数。
    
    
    认购倍数是否越高越好?
    认购倍数的传播是否有必要?
    那该如何评价认购倍数的影响呢?
    
    
    信渡咨询对2020年以来在港股IPO企业发行情况,结合制度分析认为,认购倍数对首日涨跌幅影响较大,对发行价格影、长期表现影响较小,而从IPO定价效率和溢价管理的角度来看,认购倍数存在最佳区间。
    
    
    信渡咨询致力于为企业提供更专业的价值传递服务,以下为此次分享内容:
    
    
    以往寻求认购倍数的原因
    IPO
    募资压力是以往港股IPO工作寻求认购倍数的重要原因。
    
    港股IPO的募资压力,一方面来自于以往参与公开发行的打新热度较低,另一方面港股IPO的发行机制决定了认购倍数较高后的回拨机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机构募资压力,也能取得更高的发行价格,从而募到更充足的资金。
    
    
    缺乏必要的“好企业”标准是寻求认购倍数的第二个原因。
    
    IPO过程中有什么指标能表现出企业本身质地优良、更受投资者欢迎呢?与二级市场中针对不同类型的企业,有特定的财务数据、市盈率、资产回报率、交易量、涨幅等各类可以选择,在IPO过程中能直观反映这一点的基本没有,A股市场中早期往往使用上市后“连板倍数”,而在港股,则只能逮着认购倍数了。
    
    
    从港股发行机制出发理解认购倍数
    IPO
    港股的发行机制与境内存在较大不同,想要了解认购倍数背后的影响,我们需要先了解一下港股的发行机制。在不讨论特别的发行方式时,整体来看,认购倍数主要影响到认购投资者构成,以及影响部分认购金额。具体来说主要是发行机制中的分组发行和回拨机制造成了重大影响。
    
    
    ▍分组发行:国际发售情况决定发行价格
    
    
    港股IPO的发行往往将90%给到国际发售,10%公开发售。而10%的公开发售中,又以认购金额进一步划分为甲组和乙组。
    
    虽然最终发行价会考虑公开发售的超额认购倍数,但为保证顺利发行,发行价的确定主要还是看国际配售时的认购情况。如小米和美团的港股发行过程中,小米公开发售9.5倍,美团仅1.5倍,但小米在国际发售中仅轻微超额认购,最终按照发行区间下限17港元定价,而美团在国际发售中大幅超额认购,则接近发行上限69港元定价。
    
    
    来源:WIND、小米公告、信渡咨询
    
    
    来源:WIND、美团公告、信渡咨询
    
    
    ▍回拨机制:投资者构成的关键
    
    
    在公开发行中存在回拨机制,通常港股IPO的发行初始将整个发售比例90%给到国际发售,10%公开发售。而当公开发售超额申购倍数较高时,可以调整公开发售和国际发售比例。
    此外也存在特殊情况:出现以下三种情形时,
    1)国际配售足额或超额认购,而公开发售足额认购或超额认购少于15倍,公开发售部分可回拨至20%,但必须按下限定价;
    2)国际配售未足额认购,而公开发售足额或超额认购(无论多少倍),公开发售部分可回拨至20%,但必须按下限定价;
    3)公开发售不足额而国际发售足额,将未足额部分回拨至国际发售。
    由此我们可以发现,国际配售和公开发售之间的回拨机制,一方面是为了保证个人投资者在热门上市企业中拥有更多参与机会,另一方面也尽力保障冷门拟IPO企业顺利发售,但募资金额也会减少。总体来说,认购倍数越高,公开发售比例越高,上市后个人投资者占比越大,市场流动性也会越高。
    
    
    认购倍数的现状:
    高超额认购倍数成常态
    IPO
    随着境内投资者的涌入,港股打新热潮兴起,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港股打新是生态,认购倍数一方面整体有所提高,另一方面热门行业的认购倍数居高不下。
    
    
    从信渡咨询统计结果来看,2020年以来上市企业按行业分类的认购倍数向热门行业集中,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吸引了更多相关行业企业赴港上市,特别是医疗保健业,平均倍数高达600倍,而医疗保健业下子分类医疗保健设备更是如此,虽然上市企业4家,平均认购倍数达到惊人的1769倍。
    
    
    此外从统计结果来看,港股市场针对未盈利的医疗保健业企业认可度保持较高的认可度,2020年以来15家未盈利企业平均认购倍数为848.82倍。
    
    
    而上市数量最大的非必需性消费、地产建筑行业,认购倍数则处于中下游。
    
    
    来源:WIND、信渡咨询
    
    
    信渡洞察:认购倍数的最佳区间
    IPO
    信渡咨询统计了2021年以来上市企业各认购倍数区间与上市后首日涨跌幅、5日涨跌幅、15日涨跌幅均值,以及涨跌幅方差均值情况。大致情形如下图:
    来源:WIND、信渡咨询
    
    
    从上面图中,我们可以发现以下几点:
    
    
    ① 认购倍数对首日涨幅影响呈正相关:认购倍数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了公开发售过程中个人投资者对于企业的认可度,在实际对首日涨跌幅影响过程中也基本呈现了正相关关系。
    
    
    ② 认购倍数对于长期股价表现影响较小:虽然认购倍数越高,首日涨幅越高,但我们发现1000倍以上5日涨跌幅均值、15日涨跌均值均录得负数,全认购倍数段在15日涨跌幅、甚至5日涨跌幅均值就已基本稳定,回归价值区间。
    
    
    ③ 认购倍数对稳定性影响呈现“U”型:一方面,认购倍数越高,公开发售比例越高,上市后个人投资者占比越大,也让后续股价稳定性带来了一定影响,另一方面,认购倍数较低后,由于流动盘较小,容易成为炒作目标;
    
    
    回到开头的问题:认购倍数是否越高越好?认购倍数的传播是否有必要?那该如何评价认购倍数的影响呢?可能大家心里已经有了模糊的答案。信渡咨询认为,成功的财经公关工作一定是从资本市场定价效率出发寻求长期效益,并适当叠加市场情绪及投资者偏好做好溢价管理。
    
    
    从这个角度来理解认购倍数,我们认为最佳的认购倍数区间,应是在可以在保证一定股价稳定的同时,尽可能取得更高市场溢价,即大致处于100-1000倍范围内,而不同的行业对应的最佳范围细分区间可能存在一定差异。
    
    
    信渡方案:专业的定制化传播服务
    IPO
    信渡咨询基于以上认购倍数的洞察和认知,已经形成了专业的定制化传播服务。
    
    
    信渡咨询定制化传播服务,基于研究能力和财经公关经验,结合在上市时的实际情况,为上市企业对认购阶段的传播工作做出有侧重、有针对性的策划。
    
    
    企业研究
    认购倍数受宏观经济、投资风格、政策等影响,市场认可度总是在不断发生变化的,基于信渡咨询与信公体系强大的行研能力,对当下市场情况进行精准研判,预估公司初始的市场情况,为后续公关工作提供支持。
    
    
    传播策划
    信渡咨询基于财经公关经验,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细致规划传播节奏及内容,一方面通过传播工作寻求认购倍数处于最佳区间,一方面结合实际认购倍数针对性的调整后续传播工作,稳定溢价、助力长期价值传递。
    
    
    更细致的传播策划、更科学的方向指导,是未来港股IPO财经公关工作的新方向,不断深入的探索和创新使得信渡咨询提供更优质财经公关服务。
    
    
    信渡咨询致力于为企业提供更专业的价值传递服务。
    
    
    END
    
    
    港股IPO | 认购倍数的新认知(三)
    
     收录于话题
     导读
    在以往的港股IPO传播工作中,公开发售认购倍数往往是重点考虑的部分。前期的传播工作便围绕着获得更高的认购倍数;而认购倍数出来以后,又继续传播告诉市场我们获得的很高的认购倍数。
    
    
    认购倍数是否越高越好?
    认购倍数的传播是否有必要?
    那该如何评价认购倍数的影响呢?
    
    
    信渡咨询对2020年以来在港股IPO企业发行情况,结合制度分析认为,认购倍数对首日涨跌幅影响较大,对发行价格影、长期表现影响较小,而从IPO定价效率和溢价管理的角度来看,认购倍数存在最佳区间。
    
    
    信渡咨询致力于为企业提供更专业的价值传递服务,以下为此次分享内容:
    
    
    以往寻求认购倍数的原因
    IPO
    募资压力是以往港股IPO工作寻求认购倍数的重要原因。
    
    港股IPO的募资压力,一方面来自于以往参与公开发行的打新热度较低,另一方面港股IPO的发行机制决定了认购倍数较高后的回拨机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机构募资压力,也能取得更高的发行价格,从而募到更充足的资金。
    
    
    缺乏必要的“好企业”标准是寻求认购倍数的第二个原因。
    
    IPO过程中有什么指标能表现出企业本身质地优良、更受投资者欢迎呢?与二级市场中针对不同类型的企业,有特定的财务数据、市盈率、资产回报率、交易量、涨幅等各类可以选择,在IPO过程中能直观反映这一点的基本没有,A股市场中早期往往使用上市后“连板倍数”,而在港股,则只能逮着认购倍数了。
    
    
    从港股发行机制出发理解认购倍数
    IPO
    港股的发行机制与境内存在较大不同,想要了解认购倍数背后的影响,我们需要先了解一下港股的发行机制。在不讨论特别的发行方式时,整体来看,认购倍数主要影响到认购投资者构成,以及影响部分认购金额。具体来说主要是发行机制中的分组发行和回拨机制造成了重大影响。
    
    
    ▍分组发行:国际发售情况决定发行价格
    
    
    港股IPO的发行往往将90%给到国际发售,10%公开发售。而10%的公开发售中,又以认购金额进一步划分为甲组和乙组。
    
    虽然最终发行价会考虑公开发售的超额认购倍数,但为保证顺利发行,发行价的确定主要还是看国际配售时的认购情况。如小米和美团的港股发行过程中,小米公开发售9.5倍,美团仅1.5倍,但小米在国际发售中仅轻微超额认购,最终按照发行区间下限17港元定价,而美团在国际发售中大幅超额认购,则接近发行上限69港元定价。
    
    
    来源:WIND、小米公告、信渡咨询
    
    
    来源:WIND、美团公告、信渡咨询
    
    
    ▍回拨机制:投资者构成的关键
    
    
    在公开发行中存在回拨机制,通常港股IPO的发行初始将整个发售比例90%给到国际发售,10%公开发售。而当公开发售超额申购倍数较高时,可以调整公开发售和国际发售比例。
    此外也存在特殊情况:出现以下三种情形时,
    1)国际配售足额或超额认购,而公开发售足额认购或超额认购少于15倍,公开发售部分可回拨至20%,但必须按下限定价;
    2)国际配售未足额认购,而公开发售足额或超额认购(无论多少倍),公开发售部分可回拨至20%,但必须按下限定价;
    3)公开发售不足额而国际发售足额,将未足额部分回拨至国际发售。
    由此我们可以发现,国际配售和公开发售之间的回拨机制,一方面是为了保证个人投资者在热门上市企业中拥有更多参与机会,另一方面也尽力保障冷门拟IPO企业顺利发售,但募资金额也会减少。总体来说,认购倍数越高,公开发售比例越高,上市后个人投资者占比越大,市场流动性也会越高。
    
    
    认购倍数的现状:
    高超额认购倍数成常态
    IPO
    随着境内投资者的涌入,港股打新热潮兴起,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港股打新是生态,认购倍数一方面整体有所提高,另一方面热门行业的认购倍数居高不下。
    
    
    从信渡咨询统计结果来看,2020年以来上市企业按行业分类的认购倍数向热门行业集中,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吸引了更多相关行业企业赴港上市,特别是医疗保健业,平均倍数高达600倍,而医疗保健业下子分类医疗保健设备更是如此,虽然上市企业4家,平均认购倍数达到惊人的1769倍。
    
    
    此外从统计结果来看,港股市场针对未盈利的医疗保健业企业认可度保持较高的认可度,2020年以来15家未盈利企业平均认购倍数为848.82倍。
    
    
    而上市数量最大的非必需性消费、地产建筑行业,认购倍数则处于中下游。
    
    
    来源:WIND、信渡咨询
    
    
    信渡洞察:认购倍数的最佳区间
    IPO
    信渡咨询统计了2021年以来上市企业各认购倍数区间与上市后首日涨跌幅、5日涨跌幅、15日涨跌幅均值,以及涨跌幅方差均值情况。大致情形如下图:
    来源:WIND、信渡咨询
    
    
    从上面图中,我们可以发现以下几点:
    
    
    ① 认购倍数对首日涨幅影响呈正相关:认购倍数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了公开发售过程中个人投资者对于企业的认可度,在实际对首日涨跌幅影响过程中也基本呈现了正相关关系。
    
    
    ② 认购倍数对于长期股价表现影响较小:虽然认购倍数越高,首日涨幅越高,但我们发现1000倍以上5日涨跌幅均值、15日涨跌均值均录得负数,全认购倍数段在15日涨跌幅、甚至5日涨跌幅均值就已基本稳定,回归价值区间。
    
    
    ③ 认购倍数对稳定性影响呈现“U”型:一方面,认购倍数越高,公开发售比例越高,上市后个人投资者占比越大,也让后续股价稳定性带来了一定影响,另一方面,认购倍数较低后,由于流动盘较小,容易成为炒作目标;
    
    
    回到开头的问题:认购倍数是否越高越好?认购倍数的传播是否有必要?那该如何评价认购倍数的影响呢?可能大家心里已经有了模糊的答案。信渡咨询认为,成功的财经公关工作一定是从资本市场定价效率出发寻求长期效益,并适当叠加市场情绪及投资者偏好做好溢价管理。
    
    
    从这个角度来理解认购倍数,我们认为最佳的认购倍数区间,应是在可以在保证一定股价稳定的同时,尽可能取得更高市场溢价,即大致处于100-1000倍范围内,而不同的行业对应的最佳范围细分区间可能存在一定差异。
    
    
    信渡方案:专业的定制化传播服务
    IPO
    信渡咨询基于以上认购倍数的洞察和认知,已经形成了专业的定制化传播服务。
    
    
    信渡咨询定制化传播服务,基于研究能力和财经公关经验,结合在上市时的实际情况,为上市企业对认购阶段的传播工作做出有侧重、有针对性的策划。
    
    
    企业研究
    认购倍数受宏观经济、投资风格、政策等影响,市场认可度总是在不断发生变化的,基于信渡咨询与信公体系强大的行研能力,对当下市场情况进行精准研判,预估公司初始的市场情况,为后续公关工作提供支持。
    
    
    传播策划
    信渡咨询基于财经公关经验,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细致规划传播节奏及内容,一方面通过传播工作寻求认购倍数处于最佳区间,一方面结合实际认购倍数针对性的调整后续传播工作,稳定溢价、助力长期价值传递。
    
    
    更细致的传播策划、更科学的方向指导,是未来港股IPO财经公关工作的新方向,不断深入的探索和创新使得信渡咨询提供更优质财经公关服务。
    
    
    信渡咨询致力于为企业提供更专业的价值传递服务。
    
    
    END
    
    
    港股IPO | 认购倍数的新认知(三)
    
     收录于话题
     导读
    在以往的港股IPO传播工作中,公开发售认购倍数往往是重点考虑的部分。前期的传播工作便围绕着获得更高的认购倍数;而认购倍数出来以后,又继续传播告诉市场我们获得的很高的认购倍数。
    
    
    认购倍数是否越高越好?
    认购倍数的传播是否有必要?
    那该如何评价认购倍数的影响呢?
    
    
    信渡咨询对2020年以来在港股IPO企业发行情况,结合制度分析认为,认购倍数对首日涨跌幅影响较大,对发行价格影、长期表现影响较小,而从IPO定价效率和溢价管理的角度来看,认购倍数存在最佳区间。
    
    
    信渡咨询致力于为企业提供更专业的价值传递服务,以下为此次分享内容:
    
    
    以往寻求认购倍数的原因
    IPO
    募资压力是以往港股IPO工作寻求认购倍数的重要原因。
    
    港股IPO的募资压力,一方面来自于以往参与公开发行的打新热度较低,另一方面港股IPO的发行机制决定了认购倍数较高后的回拨机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机构募资压力,也能取得更高的发行价格,从而募到更充足的资金。
    
    
    缺乏必要的“好企业”标准是寻求认购倍数的第二个原因。
    
    IPO过程中有什么指标能表现出企业本身质地优良、更受投资者欢迎呢?与二级市场中针对不同类型的企业,有特定的财务数据、市盈率、资产回报率、交易量、涨幅等各类可以选择,在IPO过程中能直观反映这一点的基本没有,A股市场中早期往往使用上市后“连板倍数”,而在港股,则只能逮着认购倍数了。
    
    
    从港股发行机制出发理解认购倍数
    IPO
    港股的发行机制与境内存在较大不同,想要了解认购倍数背后的影响,我们需要先了解一下港股的发行机制。在不讨论特别的发行方式时,整体来看,认购倍数主要影响到认购投资者构成,以及影响部分认购金额。具体来说主要是发行机制中的分组发行和回拨机制造成了重大影响。
    
    
    ▍分组发行:国际发售情况决定发行价格
    
    
    港股IPO的发行往往将90%给到国际发售,10%公开发售。而10%的公开发售中,又以认购金额进一步划分为甲组和乙组。
    
    虽然最终发行价会考虑公开发售的超额认购倍数,但为保证顺利发行,发行价的确定主要还是看国际配售时的认购情况。如小米和美团的港股发行过程中,小米公开发售9.5倍,美团仅1.5倍,但小米在国际发售中仅轻微超额认购,最终按照发行区间下限17港元定价,而美团在国际发售中大幅超额认购,则接近发行上限69港元定价。
    
    
    来源:WIND、小米公告、信渡咨询
    
    
    来源:WIND、美团公告、信渡咨询
    
    
    ▍回拨机制:投资者构成的关键
    
    
    在公开发行中存在回拨机制,通常港股IPO的发行初始将整个发售比例90%给到国际发售,10%公开发售。而当公开发售超额申购倍数较高时,可以调整公开发售和国际发售比例。
    此外也存在特殊情况:出现以下三种情形时,
    1)国际配售足额或超额认购,而公开发售足额认购或超额认购少于15倍,公开发售部分可回拨至20%,但必须按下限定价;
    2)国际配售未足额认购,而公开发售足额或超额认购(无论多少倍),公开发售部分可回拨至20%,但必须按下限定价;
    3)公开发售不足额而国际发售足额,将未足额部分回拨至国际发售。
    由此我们可以发现,国际配售和公开发售之间的回拨机制,一方面是为了保证个人投资者在热门上市企业中拥有更多参与机会,另一方面也尽力保障冷门拟IPO企业顺利发售,但募资金额也会减少。总体来说,认购倍数越高,公开发售比例越高,上市后个人投资者占比越大,市场流动性也会越高。
    
    
    认购倍数的现状:
    高超额认购倍数成常态
    IPO
    随着境内投资者的涌入,港股打新热潮兴起,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港股打新是生态,认购倍数一方面整体有所提高,另一方面热门行业的认购倍数居高不下。
    
    
    从信渡咨询统计结果来看,2020年以来上市企业按行业分类的认购倍数向热门行业集中,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吸引了更多相关行业企业赴港上市,特别是医疗保健业,平均倍数高达600倍,而医疗保健业下子分类医疗保健设备更是如此,虽然上市企业4家,平均认购倍数达到惊人的1769倍。
    
    
    此外从统计结果来看,港股市场针对未盈利的医疗保健业企业认可度保持较高的认可度,2020年以来15家未盈利企业平均认购倍数为848.82倍。
    
    
    而上市数量最大的非必需性消费、地产建筑行业,认购倍数则处于中下游。
    
    
    来源:WIND、信渡咨询
    
    
    信渡洞察:认购倍数的最佳区间
    IPO
    信渡咨询统计了2021年以来上市企业各认购倍数区间与上市后首日涨跌幅、5日涨跌幅、15日涨跌幅均值,以及涨跌幅方差均值情况。大致情形如下图:
    来源:WIND、信渡咨询
    
    
    从上面图中,我们可以发现以下几点:
    
    
    ① 认购倍数对首日涨幅影响呈正相关:认购倍数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了公开发售过程中个人投资者对于企业的认可度,在实际对首日涨跌幅影响过程中也基本呈现了正相关关系。
    
    
    ② 认购倍数对于长期股价表现影响较小:虽然认购倍数越高,首日涨幅越高,但我们发现1000倍以上5日涨跌幅均值、15日涨跌均值均录得负数,全认购倍数段在15日涨跌幅、甚至5日涨跌幅均值就已基本稳定,回归价值区间。
    
    
    ③ 认购倍数对稳定性影响呈现“U”型:一方面,认购倍数越高,公开发售比例越高,上市后个人投资者占比越大,也让后续股价稳定性带来了一定影响,另一方面,认购倍数较低后,由于流动盘较小,容易成为炒作目标;
    
    
    回到开头的问题:认购倍数是否越高越好?认购倍数的传播是否有必要?那该如何评价认购倍数的影响呢?可能大家心里已经有了模糊的答案。信渡咨询认为,成功的财经公关工作一定是从资本市场定价效率出发寻求长期效益,并适当叠加市场情绪及投资者偏好做好溢价管理。
    
    
    从这个角度来理解认购倍数,我们认为最佳的认购倍数区间,应是在可以在保证一定股价稳定的同时,尽可能取得更高市场溢价,即大致处于100-1000倍范围内,而不同的行业对应的最佳范围细分区间可能存在一定差异。
    
    
    信渡方案:专业的定制化传播服务
    IPO
    信渡咨询基于以上认购倍数的洞察和认知,已经形成了专业的定制化传播服务。
    
    
    信渡咨询定制化传播服务,基于研究能力和财经公关经验,结合在上市时的实际情况,为上市企业对认购阶段的传播工作做出有侧重、有针对性的策划。
    
    
    企业研究
    认购倍数受宏观经济、投资风格、政策等影响,市场认可度总是在不断发生变化的,基于信渡咨询与信公体系强大的行研能力,对当下市场情况进行精准研判,预估公司初始的市场情况,为后续公关工作提供支持。
    
    
    传播策划
    信渡咨询基于财经公关经验,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细致规划传播节奏及内容,一方面通过传播工作寻求认购倍数处于最佳区间,一方面结合实际认购倍数针对性的调整后续传播工作,稳定溢价、助力长期价值传递。
    
    
    更细致的传播策划、更科学的方向指导,是未来港股IPO财经公关工作的新方向,不断深入的探索和创新使得信渡咨询提供更优质财经公关服务。
    
    
    信渡咨询致力于为企业提供更专业的价值传递服务。
    
    
    END
    
    
相关评论
赞助商链接
赞助商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