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会员   
网站首页 >> 股市新闻 >> 文章内容

市场对香港IPO存在的某些误解及释疑

[日期:2022-04-18]   来源:  作者:   阅读: 0[字体: ]

市场对香港IPO存在的某些误解及释疑原创  小菜几碟  小菜几碟杂谈  2022-04-14 21:49:19

笔者在过往多年的从业经历当中,为众多有意到香港进行IPO或被香港上市公司并购的标的提供辅导或咨询。笔者发现,有若干误解的问题经常会被反复提出来咨询,有些企业家甚至会斩钉截铁地坚持他们认为的误解。因此,笔者针对这些情况进行梳理,并进行适当的分析和释疑,以求让大家看到更客观的情况。


误解一:香港不适合高科技企业IPO


历史上,不可否认香港市场属于高科技企业冷淡型市场,既存量挂牌企业中科技企业较少,又不热衷于推动科技企业到香港挂牌。地产和基建(含工程、装修等)、物流、传统加工业和零售方面占据主要的市场地位,这跟香港地区近现代经济发展的根源从转口加工贸易到自由贸易港再到本土地产兴起密切相关,这属于另一个话题在此不展开。此后国内地产行业黄金十年,大部分内地房企也热衷于到香港上市。2013年阿里寻求在香港联交所以同股不同权上市,被联交所拒绝后转向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此后内地众多互联网及新兴产业企业纷纷“舍近求远”到美国上市,才逐步引起香港监管方和市场方的重视。

在上期的文章中已经介绍了近年香港IPO的新经济特点非常明显,新产业、新经济正逐步成为联交所的主导。香港已成为全球最重要的生物科技上市集中地,全球最重要的生物科技资本市场。原因在于2018年香港联交所推出新的上市政策(暂且称“2018新政”),主要有两项措施,即同股不同权科技企业可以在香港联交所申请上市、为盈利生物科技公司可以在香港联交所申请上市。该政策推出至今刚好4年整。我们来看看最近两年的数据:


统计数据可见,2020年新股上市募资总额前三大行业(大类)分别是信息技术、媒体及电信业(占25%),医疗保健及生命科学(占25%),基础设施/房地产(占21%),前三大行业占了募资总额的71%。而到了2021年,新股上市募资总额前三大行业(大类)占了募资总额的73%。而前两个依然为信息技术、媒体及电信业(占38%)增长较大,医疗保健及生命科学(占23%)基本持平。变化明显的是,第三位不再是基础设施/房地产业,变为工业市场业(占12%)。而工业市场业实际包含了传统工业和新兴制造、智能制造、智能装备等细分市场。由此可见,2021年内地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以及回归实体经济、回归产业投资、支持硬科技产业的各种措施,已经在资本市场取得相应的表现。而回到第一大类来看,实际包含了电子信息、计算机及软件、芯片及半导体相关、电信广播传媒等高新科技类细分行业。由此可见,在近年的新股上市统计当中,高新科技企业已经突围而出成为联交所的重点行业板块。

我们再看另一个数据:


上图中可以发现,2021年及2022年的新经济新股当中,无论是按数量统计还是按融资额统计,科技、传媒和电信行业(蓝色)及医疗及医药行业(绿色)两者都是大面积领先其他行业。而这两大类正是国内官方大力支持的硬科技产业、反卡脖子产业聚集的类别。再次证明香港资本市场的高科技色彩越来越浓。相关的内容笔者在此前一篇分享已有论述,在此不展开。

2018年7月,雷军携其小米在香港IPO,成为香港联交所“2018新政”后第一家采取同股不同权上市的科技企业。自从雷老板第一个吃螃蟹之后,同股不同权的科技企业在香港挂牌的越来越多。在2022年3月29日香港联交所举行的交流论坛上,上市科主管陈翊庭透露正研究以新上市规则篇章,吸纳“未有收入和盈利的大型科技公司”到香港上市。香港资本市场对于高科技企业的支持力度将进一步增强。历史上香港联交所确实由于种种原因有过一段“科技产业厌恶期”的包袱彻底丢掉。



误解二:香港IPO的首发估值较低


到目前为止,笔者碰到大家最普遍的误解是,香港iPO的首发估值很低,这也是影响很多企业去香港IPO的原因之一。

当然,同样有历史问题,在上文那个“过往”时期里,“上新”的大部分都是传统行业,估值必然不高。这方面也不赘述。

那么我们来看看近年“上新”的情况:



上图有两个特别的数据,就是以“介绍上市/业绩亏损”上市的,没有计算市盈率,其中2020年占13%,2021年大幅度提高到39%是因为这里包含了几个大型中概股的二次上市。因此我们把这块数据剔除来进行其他数据的比较。图表显示,2020年新股上市首发市盈率在20倍以下的合计占55%,20倍以上(含40倍以上及更高)的,占32%,两者比较的话后者是前者约58%。而2021年有比较大的变化,20倍以下的仅占34%,20倍以上(含40倍以上及更高)占27%,两者比较的话后者是前者约79%。说明高市盈率的新股在快速增加。

我们下面在看另一组数据,近2年分行业的首发平均市盈率:


从行业的角度来看,我们发现了意外的惊喜,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医疗保健及生命科学行业的首发平均市盈率为60倍,能源行业的首发平均市盈率49倍,信息技术及传媒电信业的首发平均收益率为25倍。这三大类产业基本上覆盖了目前国内的大部分高新科技产业、硬科技领域。

而众所周知,A股市场未实行注册证的板块,无论什么行业,首发收益率基本上都定格在23倍,则低于香港的此类数据了。

再看看实现注册证的板块的三个消息:(1)2020年10月,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易会满在北京表示,科创板发行市盈率中位数为48倍,创业板注册制首批企业发行市盈率中位数为38倍,基本符合市场预期。(2)2020年11月,上交所发行上市中心区域主任李翼就科创板注册制进行详细的政策解读估值上,科创板新股发行平均市盈率为54倍。(3)来自腾讯新闻的数据,2021年在实行注册制的板块中,创业板首发市盈率最高为156.93倍,最低为7.98倍,平均26.61倍;科创板首发市盈率最高为760.38倍,最低为7.44倍,平均59.17倍。巧合的是该数据和上述香港IPO中医疗保健及生命科学行业的首发平均市盈率几乎一致。

但是我们不能忽视的是,国内科创板及创业板有个别首发收益率达到数百倍的“非理智模式”,把平均市盈率整体拉高了。当然,我们上述分析不是要证明香港IPO首发市盈率比国内的高,只是想客观地说明一个问题,在高新科技产业、硬科技领域等新兴经济范畴的新股,在香港IPO的首发收益率真的不低,低的是传统类的企业。这个误解的“结”需要得到解开。



误解三:国内注册证后IPO速度远超香港,且门槛降低,香港IPO已无意义

不可否认,国内注册证实行且不断调整政策之后,新股发行速度在逐步提高,以前“IPO堰塞湖”的现象明显改善。不过是否速度远超香港IPO且门槛降低了呢?我们从几个方面分析一下。

首先看看目前A股IPO排队情况,截至2021年12月31日,IPO排队总数量834个,分板块的明细如下:


而2021年实现IPO的各板块数据入上。假设在没有新增排队的情况下,以2021年的速度为标准,则创业板排队存量的消化时间需要2年,科创板排队存量的消化时间为1年。全板块排队存量消化时间约为1.59年。如果考虑新增的申请,消化时间则需要适当增加。也就是说,如果目标公司现在递交申请创业板注册,则预计2年左右可能实现挂牌,科创板大概1年时间。

而香港IPO从来不存在排队的情况,在上市规则里有限定,目标公司递交A1表之后,联交所在一个月内会对项目进行首次反馈(问询),可能有多轮问询,在三至六个月内完成问询阶段。此后进入聆讯、路演、招股及挂牌,基本上在三个月内完成。总跨度大概9个月。

当然上述A股及港股两个时间均为理论上和常规上的,个案另当别论。

第二,上市的门槛(条件)方面。单抽取财务指标来看,创业板、科创板都有种情况(这里限于边幅不展开)可供套用,其中最基本的一种情况是近两年净利润累计超过5000万元人民币。那么5000万到底是不是红线?还是看数据说话:


上表数据是目标公司“上市前一年的净利润”,不是两年累计的净利润。

我们惊讶地发现,在创业板和科创板挂牌的盈利指标,别说两年累计净利润5000万元人民币,就算一年的净利润都远远高于5000万元。上市前一年(即报告期第三年),创业板两年的平均数都在1.5亿元人民币以上,中位数均超过8600万元人民币。科创板显得略“低调”一点。最低门槛的北交所,平均数也在6000万元人民币以上,中位数4000万人民币以上。这个“低消”其实不低。

港股方面,2022年1月1日开始新的要求是报告期三年累计净利润不低于8000万港元(约6500万人民币),其中前两年累计不低于4500万港元(约3650万人民币)、第三年不低于3500万港元(约2850万人民币)。

显而易见的是,单从盈利指标来看,港股的门槛远低于A股三注册证板块。当然,其他方面的要求需要另外展开论述。



误解四:港股上市破发的情况较多,无利可图。


笔者也碰到很多企业家在咨询IPO的时候表示,港股上市破发的情况非常普遍,一上市市值就萎缩,无利可图。国内上市就打板,甚至好几个板,市值咚咚咚就上了一大截。

首先,我们还是来看看一些数据。

港股方面,2022年第一季度共有16只新股登陆港股市场,除去3只介绍上市新股,剩余13只新股当中,截至3月31日收盘,共有8只新股跌破发行价,破发率为61.5%。2021年全年上市首日破的有44只,破发率为40%。

A股方面,根据Wind数据统计发现:2022年以来,A股共有95只新股上市,仅首日破发股即达24只,破发率高达25%,也创下了10年新高。去年全年破发的新股22只,也就是说今年不到四个半月,新股破发量已经超过了去年全年。数据显示,24只股票中,16只为科创板上市股票,占比67%,另外8只为创业板上市股票,占比33%。而就在本周前3个交易日(4月11日至13日)内,4只首发新股中,就有3只首日破发,破发率达到了75%,打新风险越来越高。以至于有投资人发出了灵魂拷问:闭眼傻瓜式打新的时代是否已经一起不复返?这个问题的答案很显然了。

其次,我们还是回归到最基本的商业逻辑上。无论什么公司什么股票上市后只涨不跌的,基本上出现在过去的A股市场。相对成熟的市场,上市后必然有涨有跌。这跟上文关于上市首发估值的定价有关。在成熟市场,上市前对公司估值、股票价格均进行相对市场化的评估,偏差不会太多,也不会出现全市场一边倒的情况,涨跌均有。而A股过往的上市首发市盈率基本上设定在23倍,其目的是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再加上A股市场的流动性比较充足,因此上市即上涨。随着国内注册制的推行,创业板、科创板、北交所也出现上市破发的情况,而且数量越来越多。其实这是好事,说明市场的定价机制和调节机制在发挥作用,市场参与者在逐步走向成熟。任何闭眼傻瓜式且永远单向操作都能够赚钱的逻辑就是耍流氓。

最后,上市是否破发,是否有利可图,不是企业主考虑的问题,那是散户抄家考虑是否赚钱的范畴。对于企业主(创始股东)而言港股锁定期是一年,而目前国内的锁定期是三年,无论上市当天是暴涨还是暴跌,企业主都是那一个“乖乖观望”的群体,锁定期结束后再考虑套现的问题。所以企业主还是踏踏实实做好主业,搞好企业,提升企业盈利能力,再给投资者多点分红派息,市场会给予回报的。当然,上市当天就“破发”、“变绿”,企业主于情感上不好接受,可以理解。

 


上述关于市场人士对港股IPO的几个误解的分析,不是想去证明港股和A股市场哪个好哪个不好。笔者仅仅希望将一些误解进行客观分析后,投资人、企业主等市场主体,更加透彻和理性的去看待两个大市场的不同、各自的优缺点。然后选择最适合自身企业的市场进行资本化运作。



相关评论
赞助商链接
赞助商链接